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

脫氧核糖核酸


脫氧核糖核酸

  脫氧核醣核酸是一種長鏈聚合物,組成單位稱為核苷酸,而糖類與磷酸藉由酯鍵相連,組成其長鏈骨架。每個糖單位都與四種鹼基裡的其中一種相接,這些鹼基沿著脫氧核醣核酸長鏈所排列而成的序列,可組成遺傳密碼,是蛋白質胺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據。讀取密碼的過程稱為轉錄,是根據脫氧核醣核酸序列複製出一段稱為RNA的核酸分子。多數RNA帶有合成蛋白質的訊息,另有一些本身就擁有特殊功能,例如核醣體RNA、小核RNA與小干擾RNA。脫氧核醣核酸(英語:deoxyribonucleic acid;縮寫為DNA)又稱去氧核醣核酸,是一種生物大分子,可組成遺傳指令,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。主要功能是資訊儲存,可比喻為「藍圖」或「食譜」[1]。其中包含的指令,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,如蛋白質與核醣核酸所需。帶有遺傳訊息的脫氧核醣核酸片段稱為基因。其他的脫氧核醣核酸序列,有些直接以本身構造發揮作用,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。在細胞內,脫氧核醣核酸能組織成染色體結構,整組染色體則統稱為基因組。染色體在細胞分裂之前會先行複製,此過程稱為DNA複製。對真核生物,如動物、植物及真菌而言,染色體是存放於細胞核內;對於原核生物而言,如細菌,則是存放在細胞質中的擬核裡。染色體上的染色質蛋白,如組織蛋白,能夠將脫氧核醣核酸組織並壓縮,以幫助脫氧核醣核酸與其他蛋白質進行交互作用,進而調節基因的轉錄。
本網取自於:維基百科-DNA

     DN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